close

曾經為全台最大產量的煤礦坑,煤礦坑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因為有煤礦場的存在才有電能用,才有便利的生活。

隨石油取代煤炭,日據時代建造的煤礦場在民國64年徹底地走了,如同《妹妹》裡的台詞:『走了』有很多種意思,在這裡代表相隔著一段時間和空間。

曾經看過的偶像劇《妹妹》的重要場景-男女主角的「我們的牆」,正是在這裡-石底大斜坑

比起很多快速竄紅的秘境景點,石底大斜坑,可能因為交通不是很便利,又稍稍較為隱密一些,故沒有引來超多遊客的,也正所以這樣可以在這一個秘密基地慢慢遊、慢慢拍。

 

菁桐地區的興衰與媒業是有必然關係的,台陽礦業公司來石底地區開發煤礦,

隨著開採煤礦的輝煌,菁桐也跟著興盛,有員工宿舍、俱樂部、醫院等。

而為了集中開發煤礦,1940年建造了石底大斜坑,方便運輸及集中管理,

斜角15度斜切至地底,南北總長約5公里,深度約海平面下730公尺,

大斜坑的目的是將石底一、二、三坑及五坑所產煤礦集中運出,並連結洗選煤場,可以簡化坑外運輸節省很多人力

大斜坑的開鑿成功,讓菁桐煤礦達鼎盛期,員工多達5000人。

而後新興燃料石油取代煤炭,台陽公司讓售股權,退出菁桐地區的經營。

 

平溪地區的鐵路因為煤炭而建,卻沒有因為煤炭的沒落而跟著廢線,

倒是更方便居民進出聚落,留下歷史的記憶,供遊客駐足。

資料來源:菁桐車站的歷史研究資料1資料2

菁桐站為平溪線的最後一站,下車的旅客相較十分、平溪來說不算多。

使用悠遊卡的朋友,下火車後記得要刷刷卡機,否則會被鎖卡。

菁桐老街面貌-小而美的可愛。

老街上的觀光指引圖及指示牌。

菁桐車站對面有一座礦櫃遺址,樓上是咖啡店。

就在火車站對面、礦櫃遺址旁邊有一條山坡小徑往上走就是了。

小路上有介紹菁桐的煤礦故事。沒有彎到小路左側的選洗煤場有點可惜。

事務所建築遺址的斑駁水泥牆雜草叢生。

這棟礦務所辦公室遺址應該曾經是平溪鄉慈善服務協會的據點吧(?!)網路上找不太到相關資料。

大斜坑坑口有鐵條圍住,也長滿雜草,大斜坑有遭受土石掩埋,坑口部分已被埋住。

很想探頭看看坑內長怎樣,不過因為個人膽小於是作罷哈哈哈。

機廠一隅。

台車軌道。

儲煤場。

有多組新人在此拍婚紗照,新娘坐的地方就是電視劇妹妹中最熟悉的場景。

礦場建築的頂部被不算太茂密的樹枝佈滿,陽光灑下斑斑點點的照在磚牆上。

孤寂的矮牆上有綠葉樹木陪伴,一點也不孤單。

​​

​​

物料倉庫。

圓形桌子上有菁桐地區煤礦的歷史介紹,小小的模型真可愛。

 

一直以來,最常一日半日旅遊的地方就是大台北地區了,要找到像這樣鮮少遊客又靜謐的好拍照地點,實在不易。

每到假日期間,各景點總是擠得水洩不通,就連所謂秘境也一樣,像是象鼻岩等ig熱門打卡景點。

平溪線也算是大熱門景點,記得多年前來到平溪也是非常熱鬧,觀光客絡繹不絕,

今年遊訪,意外發現平溪線遊客面貌多了不少日韓遊客,還在想會不會石底大斜坑也會被遊客攻佔呢?

抵達菁桐車站,遊客沒想像中的多,步行往石底大斜坑,大概兩三組學生、新人沿著廢棄礦場在外拍,

煤礦取之自然,而礦場老舊廢棄後也回歸自然,被大自然擁抱,僅剩水泥外牆的礦區,空洞的窗戶及屋頂,像是它的骨骸,似乎訴說著這裡的煤礦故事,

很難想像這裡曾經容納這麼多礦工以及當時的興盛,

也很難想像自己正踩在一塊改變台灣命運的土地上,對台灣工業化發展扮演極大角色的菁桐。

 

 

菁桐-石底大斜坑 交通資訊

火車:於瑞芳站換平溪線於菁桐站下車,再步行5分鐘可到達。

平溪線交通參考:【2017平溪線】火車班次時刻表,一日票、公車、交通路線一覽表

(拜訪日期:2017.02.16)

 

點個讚,FB同步追蹤粉絲團吧!

33種旅行生活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33種旅行生活 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